我省每年已有610萬噸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
伴隨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、城市建設與改造提速,建筑垃圾大量產生,環境污染和垃圾圍城等問題日益突出。13日在常州召開的全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現場推進會傳出信息,我省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筑垃圾再生利用,目前,全省54個市、縣(市)編制完成建筑垃圾處理專項規劃。常州、蘇州、南通、連云港、揚州等5個設區市和如皋、海安2個縣級市,建成專業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,年處理規模610萬噸。
13日,在常州市武進區建筑拆遷垃圾移動式處置現場,不同的建筑垃圾正被篩分機分類處置、堆放,降塵車同步開工灑水降塵。江蘇綠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武進示范事業部總經理楊英健說,建筑垃圾現場破碎采用濕法作業,四周和頂面都設置防風抑塵網,并有揚塵、噪音實時檢測設備,隨時監控濕度、氣壓等指數。
不遠處的工廠內,人工智能機器人抓手快速分揀木頭、金屬等建筑垃圾!皺C器人通過復合傳感器識別建筑廢棄物的類型,根據物料性質和大小,分揀出13-15種類別,方便有針對性地展開資源化利用!睏钣⒔〗榻B,這條年處理30萬噸裝修裝飾垃圾的處置生產線今年5月正式投運,采用全球領先的AI人工智能分揀技術,是國內第一條自動化、規;幚斫ㄖɑ旌希├纳a線。
“這一項目全部建成后年處理建筑垃圾將達130萬噸,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100%、再生利用率超過90%,有望徹底解決武進區包括常州市部分區域裝修垃圾圍城困境!蔽溥M區城管局局長金旭兵介紹,通過夯實收運鏈、打造無縫監管線、在終端變廢為寶等方法,武進已實現建筑垃圾閉環式管理。
今年6月,武進區推出我省首個住宅小區“箱體式建筑垃圾收集點”,居民可將建筑垃圾直接投放至箱體內,從源頭上避免二次裝運和噪音、揚塵污染。政府還與市場合作,將建筑垃圾制成再生磚,率先在全省實現建筑裝潢垃圾資源化利用。去年至今年5月,武進區共處置建筑垃圾33.6萬噸,生產標準磚1億塊,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率超過85%。
這些建筑垃圾再生產品不僅應用于常州及周邊城市的市政、交通等工程中,而且還漂洋過海進入“一帶一路”沿線3個國家,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工程、肯尼亞的內馬鐵路工程等,都鋪裝著來自常州綠和公司生產的建筑垃圾再生磚。
常州市城管局副局長杜彥介紹,繼武進區后,新北區還將建設建筑垃圾終端處置設施,基本滿足市區建筑垃圾的全量處置需求。
江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,無論是設施數量、處理規模還是技術工藝,當前都處于全國領先水平。不過,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是一項長期系統化工程,有待破解的難題還有很多。
蘇州市容市政管理局副局長湯以成直言“銷不暢”的困境!敖ㄖ髽I運行幾年來,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再生產品的出路。它的成本比天然材料高,沒有很大競爭力。如果銷路一直不暢,再生產品會面臨停止生產的命運!
揚州市城管局副調研員郭家馴也透露,當地建筑垃圾處理廠在生產經營工作中還存在“吃不飽”的問題,原料明顯供應不足。
泰州市城管局支隊長董同成則表示,當地建筑垃圾處置“消化不良”,目前運行的七八家企業建筑垃圾處置規模小,無法很好處置每天產生的建筑垃圾。
各種矛盾制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效率。記者采訪獲悉,我省建筑垃圾處理成效全國領先,但區域間不平衡較為明顯——超過一半的設區市尚未配套建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;少數城市建成的簡易資源化利用設施,環保不達標,存在關停取締風險。少數城市還存在建筑垃圾運輸不規范、隨意傾倒的現象,影響人居環境。今年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行動和“清廢行動”中發現的垃圾堆放點,近一半是建筑垃圾,其中大部分是隨意傾倒形成的。
據分析,由于運輸處置成本高,大多數建筑工地產生的建筑垃圾被臨時堆放或者填埋處置,導致正規的資源化利用設施“吃不飽、吃不好”,加之缺乏再生產品標識制度和使用標準,有效的補貼和保障政策尚且缺乏,使得再生資源化產品市場推廣難。
根據《江蘇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》,今年全省將有30座建筑垃圾處理項目,新增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150萬噸/年;到2020年,13個設區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全面建成。
省住建廳副廳長宋如亞表示,我省將強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“頂層設計”,探索建筑垃圾處理特許經營和收費管理等政策制度,為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技術支撐。同時,鼓勵各地主動突破,強化財政、稅收、土地、環評等政策保障。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為核心,規劃建設新型建筑材料產業化園區,推動建筑垃圾再生產品規;、高效化、產業化發展。
宋如亞建議,各地要使用專業密閉車輛,安裝衛星定位系統,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實施全程監控,實現建筑垃圾的定時間、定線路運輸和定地點規范處置。要進一步加大巡查執法力度,嚴格查處拋撒遺漏、隨意傾倒等違法違規行為,防止違規運輸處置造成環境污染。
本報記者 白 雪 汪曉霞
2018年7月16日《新華日報》6版
|